close
自動全景接合 是什麼?點進去連結的動畫就明瞭
ccu_Tabebuia1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047/2364237142_34fb1aa02b_b.jpg&width=500&height=123)
這就是我買Olympus μ1020 主要衝動源之一,先前看了很多號稱 28mm 廣角的數位傻瓜相機,沒有滿意的,後來看了網頁上μ1020 推出的這個新功能,再加上它七倍光學變焦 及 2cm近拍,看到實體黑色鋼琴烤漆的外表,就敗了。
目前有支援全景接合功能的相機僅 Canon 及 Olympus ,在μ1020推出之前,都是屬於畫面輔助接合記號,然後再將照片用電腦、軟體作接合。
μ1020的第一種、第二種接合模式,都是屬於在相機內即可自動全景接合的功能,第一種模式搭配腳架進行非常簡便、快速,第二種結合模式則是先前支援的模式,再加上相機內自動合成。
看到學校黃金風鈴步道花開得如此綻放,心裡頭一直竊笑買得真是時候,趕緊請 Jim 搬出腳架開始大玩全景接合功能。
ccu_Tabebuia2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047/2363406315_70e9a1853d_b.jpg&width=500&height=119)
不知道是不是在山坡地的關係,拍攝出來的部分接合照片有些許凹凸的狀況。不過大致上拍攝成功的機率頗高。
自動接合模式下攝影的ISO值、快門無法調整,第一種自動接合模式的預設快門非常快速(1/200),可能是為了降低失敗率才這樣設計,所以圖檔放大後檢視,明顯發現畫質不是很好。
第一張和第二張圖的接合處100%放大檢視: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176/2363515457_4f86dcdd1f_o.jpg&width=250&height=154)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342/2363515509_80e08e512b_o.jpg&width=250&height=217)
其實沒有注意看、仔細瞧不太能發現接合的瑕疵,不過拍攝時光線不足,有點黯淡。
ccu_Tabebuia3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305/2363406697_afa8ae9eee_b.jpg&width=500&height=127)
這張感覺就很美。
後來探聽一下專業拍攝全景模式的攝影機要價都要幾十萬,所以我想這台可愛的自動接合相機能做到如此,很滿足了。
◎接合失敗範例1(光源):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128/2363407307_6da7bf7851_b.jpg&width=500&height=125)
這張在這次試拍所有圖片中還不算太糟糕,最糟糕的是,三張圖的光源明顯落差,接圖後整個發現非常窘。
由此可知作全景接合時,光源的掌握變得很重要,看來我得多作功課學習。
◎接合失敗範例2: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328/2363407079_10253d91c9_b.jpg&width=500&height=141)
這張圖實在太標準的失敗範例,有時空錯亂的感覺,哈哈!一條步道可以分割成這樣,連建築物都位移。
有人提到這跟仰角拍攝有關係,但是Jim和我在同一個地方也拍出成功的全景接合圖,相機有些許的仰角,所以後來發現是自動接合模式拍攝時,手掌握腳架旋轉的速度、取景範圍大小都會影響接合的效果。
失敗接合處100%放大: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294/2364346686_9e7289e4de_o.jpg&width=250&height=195)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063/2363515635_e1c53b2da4_o.jpg&width=250&height=194)
第一次的全景試拍心得是:取景範圍小、腳架旋轉速度慢、保持機身水平、光源一致,成功機率較高。
附帶一提,如果攝影時有人同時在取景範圍中隨著鏡頭走動,最後接合會出現靈異照片的說,因為同樣一個人會出現在不同位置上,科科...藉此功能可以來玩玩特殊照。
■最後是勸敗時間:
最近有想要購買相機的可以參考這Olympus μ1020 實戰及樣本 的評測。自動全景接合這個功能玩過後只有爽字形容(我自己啦!)。
至於許多人考慮到富士和Olympus 獨家的XD記憶卡而怯步,Olympus 這款項機推出一個支援microSD的轉接卡(MASD-1),如此一來連放在手機裡的microSD都可以用在相機上。
整體的C/P個人覺得還頗高的,和同樣七倍光學變焦的RICOH R系列比起來,只差在續航力和價格,μ1020的全景接合模式已經無法和 RICOH 28mm廣角相比了,剩下的就是鏡頭色彩效果,個人是比較喜歡Olympus的鏡頭色彩飽和度。
ccu_Tabebuia1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047/2364237142_34fb1aa02b_b.jpg&width=500&height=123)
這就是我買Olympus μ1020 主要衝動源之一,先前看了很多號稱 28mm 廣角的數位傻瓜相機,沒有滿意的,後來看了網頁上μ1020 推出的這個新功能,再加上它七倍光學變焦 及 2cm近拍,看到實體黑色鋼琴烤漆的外表,就敗了。
目前有支援全景接合功能的相機僅 Canon 及 Olympus ,在μ1020推出之前,都是屬於畫面輔助接合記號,然後再將照片用電腦、軟體作接合。
μ1020的第一種、第二種接合模式,都是屬於在相機內即可自動全景接合的功能,第一種模式搭配腳架進行非常簡便、快速,第二種結合模式則是先前支援的模式,再加上相機內自動合成。
看到學校黃金風鈴步道花開得如此綻放,心裡頭一直竊笑買得真是時候,趕緊請 Jim 搬出腳架開始大玩全景接合功能。
ccu_Tabebuia2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047/2363406315_70e9a1853d_b.jpg&width=500&height=119)
不知道是不是在山坡地的關係,拍攝出來的部分接合照片有些許凹凸的狀況。不過大致上拍攝成功的機率頗高。
自動接合模式下攝影的ISO值、快門無法調整,第一種自動接合模式的預設快門非常快速(1/200),可能是為了降低失敗率才這樣設計,所以圖檔放大後檢視,明顯發現畫質不是很好。
第一張和第二張圖的接合處100%放大檢視: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176/2363515457_4f86dcdd1f_o.jpg&width=250&height=154)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342/2363515509_80e08e512b_o.jpg&width=250&height=217)
其實沒有注意看、仔細瞧不太能發現接合的瑕疵,不過拍攝時光線不足,有點黯淡。
ccu_Tabebuia3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305/2363406697_afa8ae9eee_b.jpg&width=500&height=127)
這張感覺就很美。
後來探聽一下專業拍攝全景模式的攝影機要價都要幾十萬,所以我想這台可愛的自動接合相機能做到如此,很滿足了。
◎接合失敗範例1(光源):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128/2363407307_6da7bf7851_b.jpg&width=500&height=125)
這張在這次試拍所有圖片中還不算太糟糕,最糟糕的是,三張圖的光源明顯落差,接圖後整個發現非常窘。
由此可知作全景接合時,光源的掌握變得很重要,看來我得多作功課學習。
◎接合失敗範例2: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328/2363407079_10253d91c9_b.jpg&width=500&height=141)
這張圖實在太標準的失敗範例,有時空錯亂的感覺,哈哈!一條步道可以分割成這樣,連建築物都位移。
有人提到這跟仰角拍攝有關係,但是Jim和我在同一個地方也拍出成功的全景接合圖,相機有些許的仰角,所以後來發現是自動接合模式拍攝時,手掌握腳架旋轉的速度、取景範圍大小都會影響接合的效果。
失敗接合處100%放大: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3.static.flickr.com/2294/2364346686_9e7289e4de_o.jpg&width=250&height=195)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063/2363515635_e1c53b2da4_o.jpg&width=250&height=194)
第一次的全景試拍心得是:取景範圍小、腳架旋轉速度慢、保持機身水平、光源一致,成功機率較高。
附帶一提,如果攝影時有人同時在取景範圍中隨著鏡頭走動,最後接合會出現靈異照片的說,因為同樣一個人會出現在不同位置上,科科...藉此功能可以來玩玩特殊照。
■最後是勸敗時間:
最近有想要購買相機的可以參考這Olympus μ1020 實戰及樣本 的評測。自動全景接合這個功能玩過後只有爽字形容(我自己啦!)。
至於許多人考慮到富士和Olympus 獨家的XD記憶卡而怯步,Olympus 這款項機推出一個支援microSD的轉接卡(MASD-1),如此一來連放在手機裡的microSD都可以用在相機上。
整體的C/P個人覺得還頗高的,和同樣七倍光學變焦的RICOH R系列比起來,只差在續航力和價格,μ1020的全景接合模式已經無法和 RICOH 28mm廣角相比了,剩下的就是鏡頭色彩效果,個人是比較喜歡Olympus的鏡頭色彩飽和度。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