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淒美的愛情,總是相互賴以為生。

獨立的人是不是注定孤單?
有很多朋友的人難道就不會趕到孤獨?


時常有種感受:認識的人範圍算寬廣,但朋友卻不多。

以前一直覺得自己有問題,無法和人建立過於親密的感情,也挺受不了非家人的朝夕相處。像是高中最好的朋友,僅同班過一年,後來一同住宿,也都不特地選同一寢,大部分的時間我忙於社團,擔任社團幹部後,假日許多時間也是給社團,但我總覺得有一股默默支持、溫暖的力量在背後。

這樣平淡的交友模式,一直延續到大學。

上了大學外宿時,大部分的同學都會相邀朋友一起住,但我又莫名發自內心的排斥,獨自一個人和不認識的外系生同住一棟透天。直到研究所,大部分時間也是一個人在房間過夜。

或許,行為背後的原因在於"怕麻煩",總覺得過於親近的人容易失去尊重、進而產生衝突、磨擦;但我也相信,真正的友誼需經過磨合、考驗。只是一心想避開、減低產生衝突的機會,於是刻意保持距離。

後來發現真正的原因在於,在上研究所之前,有求於人之機會少之又少,大部分的時候,事情能自己處理就會自己處理。對家裡也是報喜不報憂,對朋友喜歡製造歡笑甚過哭訴,老是有一種心態:
不要為別人製造麻煩!他人沒義務承受自身的事物。

後來,在研究所的朋友,算是人生的例外。研究生大部分都是自顧不暇,但是我卻是在研究所受到他人幫助最多,有很多時候,自己還沒開口,對方就自告奮勇的協助。

受到幫助的那刻,感受到彼此更親密的接近,是一種互信的親密。原來,是自己先拒人於外,而非他人不願意走入心房

以前受到貴人幫助度過難關時,總是反身期許自己哪天也能有能力成為他人的貴人,純粹抱著一顆感恩心,帶點人情債的愧疚感,卻沒有將這種人際間需求與被需求的感受停留在心中。

開始懂了,儘管施比受有福,但偶而接受他人的幫助,作為一個被需求者,交流會更溫暖、心會更貼近。

只是,能陪自己走到最後的終究是自己,還是無法接受互相倚賴的人際關係。經過研究所的磨練後,人際關係的元素,似乎僅存些許的真誠,多了許多利益衡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輪轉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