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求學是知難行易,研究所倒真是知易行難

大多數的人習慣把行程排得很漂亮,但實際上完成了多少不得而知;念研究所之後,填滿行程的虛榮心被炸光了。



■滿滿行程‧瞎忙

有一回坐學長的車出差打道回府的路上,學長車上手煞車地方放了本書,學長和學姐各自都已經是公家機關的高薪公務員,但學長那時考上了公費留考,學姐則是繼續攻讀博班。

在車上,學長酸溜溜的念現在學生忙一些研究案有的沒的,很沒意義,真正有認真在唸書的沒幾個。我很不服氣的頂嘴:

「哪有,我們班很多人很認真捏,在研究室都留很晚。」

「留很晚又不是在唸書,研究案也不會花到多少時間啦!時間都碼是用在打線上遊戲、上網、聊天...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放假就是約出去玩,我又不是沒當過研究生。」

學長語畢,彷彿萬箭穿心...不,應該說一語驚醒夢中人。


記得剛就讀研所時,很習慣性的把學姐、老闆交辦的事情記在筆記本上,然後再隨手補上自己私心的行程(例如:約會)。

就這樣,有一段時間每天都被時間追著跑,一個學期下來卻一事無成。自己私心的目標沒達到,時間先生倒是被瑣碎事給餵飽了。

大部分一天的行程是:上課、行政業務、研究案....一天就沒了;五天一個小出差,十天一個大出差:小出差去機構施測問卷、訪談,大出差就是跑遠一點一連幾天的施測問卷、訪談以及焦點座談。偶而老闆回來穿插一些陪老闆吃飯、聊天,半天又這樣過去了。

真的,很忙,很瞎地忙。


■曖曖內含光

身邊一位朋友,就讀理工科系的博班,常被老闆差遣至私人公司當生財工具。然而每一次見到他都是笑笑的,開心的約人吃好料,三不五十會在健身房遇到他踩腳踏車作重訓,我以為他的博班念得很輕鬆。

這位朋友的女友是我閨中好友,透過她紅豆泥才得以了解,他是一天24小時當48小時用的人,永遠有作不完的事情,然而那一面只讓女友瞧見了。她淡淡的說了一句:

「他不喜歡讓別人覺得他很忙。」

很微妙的邏輯,卻是致命的觀念。

一個人倘若可以將自己的忙碌調整至他人感受不到,那真的才是時間管理的高手儘管面對再繁雜的事情、再多變的上司,仍舊一派輕鬆樣,其實是他早已掌握了所有行程,並有十足的把握在最有效率的時間內完成每一項事物。


■完成再填‧作了再說

過去,紅豆泥覺得自己是一個沒什麼秘密的人,換句話說,我算是高調的人,舉凡我擔任了什麼職務,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研究遇到了一些行事作風低調的同學,起初我以為他們是屬於較內向、自我保護色彩較重的人,所以不喜歡把自己的行程曝光。

這樣的行事作風,或多或少是帶點保護色彩,但相處久了才發現並非故作神秘,而是習慣只講出自己做過的事,對未來尚未達成或未完成的事情,僅止於個人私下努力,不說嘴。

就像鴨子划水一般,上岸最重要,水底下的奮戰不為人知。

過去我的個性很焦躁,只要是預定的行程沒有做完,或是尚未發生的事情,自己都還會作許多預設和假想,往往把自己關進了死胡同。上了研所後這種天馬行空的性格差點害死了自己,因為現實生活老是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老闆一句話。

Sally總是對我耳提面命:「那些還沒發生的事情想多了也不會發生,能掌握的就是妳現在能作多少,然後再看著辦。」

沒想到,這句話改變了自己處事態度,關鍵就在那"多想無意義"。

很多時候排行程排得很開心,卻往往因為沒達成或完成而造成未竟事宜的痛苦。就是一種期待越大,失望越大的反差效果。

現在,不排每日行程,而是排一週或一個月的大概目標和預定完成事項。然後筆記本成了簡要日記本,完成了再填上去,或是和他人分享完成的心情、歷程。

多想無益,作了再說反倒帶給自己許多對生活的正向信心。就像是生活加法,作了一筆添一筆,累積的成就感勝過於未竟事宜的挫折感,另一方面也是督促自己不成為"嘴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輪轉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