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道今天拿了本2008年精美的筆記本說要送我,有些驚訝。

因為一直以來,研究者和研究參與者之間的關係,大部分都是研究者取自己所需,但會給予參與者些許回饋,如贈送小禮物、禮券,以及將完成的報告送一份給研究參與者保留。還是頭一次遇到研究參與者主動給予除了研究所需資料以外的文本。

回家後,心想如果真的是禮品,研究倫理上應該不能收。

翻開第一頁,是一個聖誕節的小禮物,關於出版社相關產品的優惠卷以及一張財團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的劃撥捐款單;再翻,是年度行事曆;又翻,看到一些更生及關於聖經的故事穿插在每個月份裡頭;最末頁,是一片聖誕演奏專輯的CD,當然演奏的內容不外乎讚美神。

這似乎不是禮品,除了存有機構的美意,還帶點宗教宣傳的意味。



這天,是連續板橋新竹往返的第二天,
算一算訪談的次數,應該是第四次(含預訪)。

新竹的風,我還是無法適應,加上入冬後風變得更冷冽無情。

怎麼才沒幾個個案卻要跑那麼多趟?跑一趟新竹只能完成2~3位訪談,我不禁想問問自己何苦來哉。

其實,除了機構因素之外,最主要的還是自己體力和精神的侷限。

這樣嘉義、新竹、板橋往返的跑,的確很傷神傷身,但又想到自己比別人多了一些資源,再加上機構極樂意協助的態度,想想這樣一點辛苦是應該的。

雖然論文被催生的壓力很大,不過有倒吃甘蔗的感覺,越來越熟悉這環境,還有新竹的一些美食,已經成為我目前的支柱。我已經可以掌握公車、火車購票時間,而且不管在哪下站都可以找到RT蛋糕店,買了好吃的蛋糕再走捷徑到火車站。

原先預設還要加入第三塊研究參與者,由更生保護會立場切入,但更保會以業務繁忙拒絕參與研究。

在參與者的性質幾近死胡同的狀況之下,這幾次訪談,意外多了一位非藥物濫用之更生個案,更意外的追蹤回三個已經離開機構的個案,這是自己當初渴求卻不敢奢求的研究參與者區塊,這些追蹤回的個案補足也增強了整個資料的齊全度和架構,更甚於預設的第三區塊參與者所能提供的資料。

是該感謝也該暗自慶幸。

其實,說是「慢慢來比較快」,不無道理。

從年初開始,執行研究案的同時也一併在蒐集相關資料和探索相關題材;從八月開始,前前後後為了申請獎助金寫了一個多月的計畫書,直到現在,隻身到新竹執行訪談也有三個月之久了,往這樣的角度想,對自己要催生的論文彷彿有注入一點強心劑。

現在的我,極度需要正向的信念。

一本筆記、一些關心、一點轉機,都是生論文的強心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輪轉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